当前位置:首页 > 民族宗教

实施“四个升级” 推进宗教中国化走深走实

来源:   日期:2022-07-27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全省宗教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提升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能力和水平,做好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黄石市立足实际,统筹谋划,从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教职人员、环境、文化”四个方面找准着力点,实施“四个升级”,推动我国宗教中国化“黄石实践”走深走实。

一、实施宗教场所“管理升级”。一是强基础。对依法登记宗教活动场所、认定备案教职人员、主要教职人员按照“一庙一档”“一人一档”,分类建立档案并及时更新,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准。二是立规范。加强宗教活动场所规范化管理,全面落实“四进”“八无”“三上墙”要求,全面落实宗教活动场所镇(街)干部驻村(社区)带片、挂牌公示、联谊交友、重要情况报告等“四项制度”,强化镇、村干部、驻地民警、场所负责人“四位一体”包保责任。建立常态化的巡查监督机制,市县两级民宗部门每月抽查,乡镇(街道)每月对辖区场所巡查,村(社区)每周上门走访,及时掌握情况。三是重治理。积极推进基层宗教事务群防群控工作体系建设大力推广阳新县宗教事务执法纳入乡镇行政综合执法机制。聚焦重点人员、场所、活动、高校、网络等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以整治非法宗教活动为抓手,建立落实重要情况报告、举报奖励和工作联动等“三个机制”,充分发挥群众联防联控及“探头前哨”作用,及时制止非法宗教活动。分三年将全市依法登记宗教活动场所全部纳入“雪亮工程”,实现宗教活动场所信息化、可视化在线查看全覆盖。

二、实施教职人员“素质升级”。一是学习培训促提升。结合全国、全省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及宗教政策法规学习宣传,在宗教界深入开展政治教育、法治教育、文化教育和宗教理论政策教育,在全市宗教界持续开展“四史”“三爱”主题教育活动,树牢国大于教、国法大于教规、教民首先是公民的普遍认知,形成宗教界自觉增强“五个认同”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近年来,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方式,举办培训班30期,讲座50余场次,培训达1000余人次。二是畅通渠道育人才。指导宗教团体制订宗教人才培养规划,畅通发现、推荐、引进优秀宗教人才渠道,重点加强45岁以下中青年教职人员发现培养,建立70余人的“一人一档”宗教后备人才库。积极为重点培养的中青年教职人员搭建平台,选派一批重点培养中青年教职人员到重点宗教院校、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班,赴宗教中国化开展较好的示范宗教活动场所考察学习,培养一批精通经典教义、精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层次“双通”人才。通过领导干部联系宗教界代表人士制度,与宗教界代表人士谈心交流,掌握宗教人才成长动态,推动我市宗教健康传承三是从严治教转教风。结合《宗教团体管理办法》《宗教教职人员管理办法》,制定黄石市《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宗教教职人员规范管理40条》,健全完善宗教团体重大事项报告、班子成员及教职人员年度述职考核评价和教职人员准入、培养、惩戒、退出机制,撤销不合格主要教职,清理不符合备案条件的教职人员。

三、实施宗教场所环境升级。一是定任务。在保持宗教特点和传统文化基础上,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一批体现宗教中国化方向的宗教活动场所,全年创建10个“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示范场所”,100个“平安宗教活动规范场所”,全市80%以上宗教活动场所达到“平安宗教活动场所”良好以上等次。二是明底色。大力开展宗教活动场所“四静”(清静、雅静、肃静、安静)和“五化”(美化、洁化、绿化、亮化、净化)标准建设,提升场所软硬件水平,创建整洁舒适、美观大方、清净素雅的宗教活动场所环境。三是添亮色。推进场所内景整修,对门廊木雕、壁画、环境布置进行提升,进一步彰显宗教特色和传统文化特色。按照“因地制宜、内外协调”的原则,适当改造不协调的立面,使之与周边建筑和环境风格更适应。

四、实施宗教活动场所“文化升级”。一是注重政治引领。深入开展学习交流、互评互鉴、文化研习等活动,推进宗教思想中国化建设,保持宗教文化的创新力和生命力,逐步形成适应我国文化特点,符合我国宗教实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契合。二是注重文化传承。定期举办宗教中国化讲经讲道交流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体验活动、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主题日活动,引导各宗教界深入挖掘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对教义教规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相融合的阐释。指导各宗教团体编印宗教中国化讲经讲道范本。三是注重文化特色。大力推进宗教活动场所特色文化建设,把礼仪、习俗、建筑、服饰、音乐、雕塑、绘画 等方面融入宗教活动场所建设,在功能布局、外观改造、环境美化上体现中国元素、中华文化、历史韵味、人文底蕴,充分发挥场所环境蕴含中华优秀文化滋养心灵、涵育德行、浸润宗教、引领风尚、教化信众作用。